“逆行”并不是一场孤独的跋涉。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威胁者,人人亦是阻击疫情的行动者。自疫情暴发以来,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全员备勤,筑造战“疫”第一线。并在第一时间响应市卫健委的号召,调派三名思想素质过关、业务能力过硬的重症医学科护理骨干,前往市传染性疾病定点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一线防疫工作。他们分别是:黄其龙、潘春柳、叶自强。如今他们在前线支援已经20余天,回想这一段抗疫历程,他们有话想说……
我们是最勇敢的“幸运儿”
1月30日,医院接到支援市三院抗疫的通知,我们第一时间报了名,全市十二家市属公立医院共派出39名ICU护理人员支援前线,我们三人有幸被选中代表医院加入支援队,除了忐忑,更多的是觉得幸运和感激,感谢医院给予我们机会和信任,让我们能够成为众多志愿者中的幸运儿,为这场战“疫”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月31日,在医院ICU病房,王诚书记等院领导为我们壮行,仪式温馨而隆重。还专门为我们建立微信群,以跟进我们后续的生活和工作所需,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感觉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们都能收到领导和同事们源源不断的关心和问候,感谢您,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让我们成为了勇敢的“幸运儿”!
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当我们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唯一忐忑不安的,是不知该如何向家人开口。“不曾想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家里有我们照顾,你放心地去工作,保护好自己。’竟是我年迈而不善言谈的父母说出的话。每天下班后打开手机,满满的都是家人的问候信息。”潘春柳感慨道。
已为人父母的我们,也会为孩子的生活日常而牵挂。然而,我们不仅是孩子,是父母,更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护人员,多一分担当,疫情就少一分肆虐,人民就多一分安泰!每每想到这些,本来疲倦的身躯瞬间充满力量。家,是我们忙碌与烦躁时的缓冲;家,是我们疲劳孤独之余的温暖;家,是我们在慌忙错乱中安心的力量。
优秀的战友,我们并肩作战
正式踏上征程是2月1日的清晨。护理部蓬勃总监亲自护送我们奔赴市三院抗疫一线。抵达后,我们受到何清院长和操静主任的亲切迎接,原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平复了。来到会议室,听到的是温敏副主任柔和的声音,看到的是和我们一样满眼期待的队友。尽管队伍是临时组合的,但我们重症监护病房支援队的护理工作很快就开展得秩序井然,工作环境整洁美观,并将防护相关培训、院感防控意识的培养和各班工作职责的掌握等切实落实到位。
我们三人被分到不同的小组上班,因此认识了很多兄弟医院的护理同仁,上班时我们是战友,下班后我们是朋友。大家相互交流每一天的心得体会,把护理中的每一个疑点和难点共同讨论,制定更合适的护理措施,同时,不管谁感到不适或有困难,大家一定竭力相助。有这样优秀的战友并肩作战,彼此相互信任,我们才能齐力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风雨同舟,感恩护患相互理解
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工作后,最开始我们护理的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清醒患者。有时候我们能感觉到他们情绪低落,我想这就是护理工作无法被智能化取代的原因吧,因为我们能够用心去感知患者的感受。同时,也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内心充满感恩,他们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感谢党和人民的关爱,感谢医务人员的无畏和努力。
他们时常叮嘱我们要做好防护,有时觉得给我们带来了麻烦,甚至还会自责。每当听到这些,我们都强忍着已经到了眼眶的泪水。人心肉长,与这样的赤诚相比,病魔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小小的重症清醒患者微信群,每天都会在群里相互鼓励,相互问候,一起与病魔作战,曾经素未谋面的我们竟也像家人般温暖。抗疫前行的路上我们不再孤单,我们定当倾力相守,护您健康,保您周全。
坚实的堡垒,无尽的关怀
抗疫仍在继续,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却得到了无尽的关怀。医院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照应周到,关心备至。望着窗外屹立的“深圳小汤山”,我们感受到身后是坚实的堡垒,我们热爱自己的事业,珍惜拥有的美好年华。
众志成城,没有迈不过的坎;心手相牵,没有翻不过的山。这是一个“强敌”来袭的冬天,但无论经历怎样的酷寒,春天终会如期而至,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聚首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