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疫战场上,有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是跟踪观察者样本采样人。
2020年2月的一天,医院工作群中突然热闹了起来,征集采样队队员的消息一出,大家纷纷踊跃报名。经过筛选,3月1日,一支由13个年轻人组成的采样队迅速成立。耳鼻咽喉科的医生迅速到位,对采样队员进行咽拭子采集的培训,确保他们的采样操作安全、正确、规范。经过培训,他们正式与危险“面对面”。
接到工作任务后,采样队队长黄志华制定了一整套关于样本的采送标准、规范及流程,以确保采集到合格的样本,并最大程度保证队员们的安全。
队员们每天需要两次进入跟踪观察病房,每次进去都要工作3~4个小时,为每一位被跟踪观察者采集鼻咽拭子、肛拭子、血样本以及痰样本。每次进入跟踪观察区前,采样队队员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穿最厚的防护服,戴面罩、护目镜、口罩,还要打印大量的瓶签标识。因长时间的工作,他们的皮肤被汗水泡得发白,手上、面部满是勒痕。
可以说,他们是与危险最接近的一支队伍,从事的是风险最高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最累的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心理层面。为了帮助队员们调整好心态,医院领导们通过各种方式,让队员们没有后顾之忧,开心工作。
面对汹涌的疫情,他们不但要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克服恐惧的情绪,还要时刻关注被采样者的情绪。他们用自己的年轻热血、积极乐观感染着被观察对象。3月10日,采样组成员史军彩和王鹤澎循例来到病房开展工作,一位女性观察对象因疫情压抑的负面情绪突然爆发,哭着要回家去看孩子和家人。两人只能不断对她进行安抚,最终平复了她的情绪。这位女士不知道,安抚着她的护士,也已经十多天没有回家见到孩子了。而22岁的王鹤澎,作为采样组最年轻的队员,在父母眼里,他也只是一个孩子。顺利完成样品采集工作后,两人走出病房,王鹤澎悄悄对史军彩说:“姐,其实我也好想我妈……”
采样结束后,样品由送样小组转运至上一级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目前,采样队已经完成了近2000份样本的采集工作。采样队的年轻人有信心圆满完成医院交给的工作任务,坚持到战“疫”的最后一刻!
在危险面前、在重担之下、在厚厚的防护服里、在紧密的护目镜后,是这些年轻人闪光的青春、无畏的勇气和乐观的精神。加油!我们一起努力,等待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