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深圳首创康复者定点跟踪观察 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腾出9个病区持续战疫三个多月
2020-06-03

  

W020200603589520977005.jpg

  新冠是一个狡猾的病毒,新冠肺炎患者复阳也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深圳在战疫中,在全国率先开创了新冠肺炎康复者定点跟踪观察的模式,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愈出院的患者、在其他省市确诊治愈后返深者以及境外确诊治愈出院返深者,集中到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两周的单人单间跟踪观察,各项检测指标合格后正式解除隔离。

  筛查-治疗-康复者观察,深圳新冠肺炎的防控形成了全链条的闭环,成为了深圳战疫的成功经验。目前深圳已超过100天没有本地感染的病例。

  作为深圳战疫重要的战场,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腾出了9个病区,战斗了三个多月,全力以赴确保康复者吃住安心,获得最优质的观察服务,同时医院也严把院感防控,没有出现一例医务人员、工作人员感染。

  

主动请战高效应战


  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位于坪山区,这是一家市属三级公立医院。作为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的名院项目,深圳引入了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终身荣誉主席马吉德·萨米教授及其团队一起合作运营这家医院。

  一月中旬,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向深圳各家医院发出疫情预警,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快速响应。在院长伊森·库德巴林及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诚的领导下,成立了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并将相关任务分配下去。同时,医院还颁布了专门针对疫情工作的内部规章制度,制定了相关措施确保感控工作强力进行、工作流程安全有效、个人防护用品库存充裕。

  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诚是武汉人,格外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年初,他就向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到新冠战斗中。“无论是率队支援湖北,还是在深圳‘作战’,我们都迫切希望能够在这场战疫中出一份力。”王诚说。

  从春节前开始,王诚和医院的团队就没有休息过一天,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1月24日,大年三十,医院接到了接收坪山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观察的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两层病区改造成为隔离病区,腾出40张床,第二天就开始接收密切接触者。

  2月1日,医院接到新的任务:成为深圳新冠肺炎治疗的战备医院,如果出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满员的情况,这家医院将“接力”而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罗乐宣主任对此高度重视,并委派深圳当年抗非典专家组组长、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院长周伯平帮助医院从流程、病区设置等各方面细节做好改造规划,随时准备改造成为一家传染病医院。

  根据疫情的发展以及部署战略的调整,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给了医院新的重任:接收新冠肺炎康复者进行跟踪观察。

  2月22日,医院临危受命,成为了接收新冠肺炎康复者的定点医院。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坪山区委区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在德方运营团队的鼓励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整理病房,陆续开辟了9个病区作为跟踪观察区。期间,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区长李勇等多次到院视察指导工作,并表示区里会对医院疫情防控予以大力支持。

  跟踪观察区由王诚担任总指挥,下设医疗、护理、后勤、宣传等11个工作组,医院医疗、护理、运营、物业、后勤保障等部门全部调动起来,为跟踪观察区的顺利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医院的德方运营团队对此也高度重视和支持。作为深圳市荣誉市民,马吉德·萨米教授专门致信吴以环副市长,表达对疫情的关切和对医院抗疫工作的支持。同时,伊森·库德巴林院长虽然因全球旅行限制原因被困在了国外,但时刻关心医院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及医院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情况,他每天通过视频、电话或邮件等形式与其他院领导沟通交流,共同商讨并制定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大决策。

  从三区两通道的设置到保障隔离对象安全的安保措施,从医疗团队的组建到院感防控的落实,从康复患者身心的照顾到饮食的营养和口味的搭配……医院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三个多月的时间,医院医护人员坚守“战场”。截至5月18日,医院共接收了383名隔离观察对象,年龄从4个月到81岁,包括老人、孩子、孕妇。累计接待境外人员62人次,共接待英国、美国、巴基斯坦、法国、西班牙、巴西等外籍人士21人。医务人员用优质的服务,在做好康复患者隔离观察的同时,精心照顾饮食起居,并对其进行基础疾病治疗、心理安抚,力求让康复患者住得安心和放心。

  

病区里的“爱心爸妈”


  新冠肺炎的小患者小米(化名)和妈妈一起康复出院,来到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进行出院后的隔离观察。没想到,在观察期间,妈妈复阳重新转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这就意味着4岁的小米要独自留下隔离观察,小米的妈妈很不放心。

  妈妈不在身边,但小米在医院并不孤独,因为她的身边多了一群“临时爸妈”。

  在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针对像小米这样年纪小没有自理能力的儿童,医院号召广大党员、志愿者,在3月11日成立了“爱心爸妈”志愿队,来自医院各个科室十余位“爱心爸妈”用爱心接力的方式,全天24小时无微不至照顾小朋友们的饮食起居,用善良和爱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跟踪观察期。

  最初,小朋友和“爱心爸妈”互相都很陌生,孩子爱吃啥?喜欢啥?脾气咋样?都不清楚,不过这难不倒大家,在日常对孩子的照顾中,他们通过观察以及互相交流,渐渐摸清了他们的饮食生活习惯。

  “你们的饭是有一点点好吃,但我真的不喜欢吃……”有一天,乖巧的小米悄悄对照顾她的“妈妈”说。

  小米爱吃什么?“爱心爸妈”们了解到小米的父母是西北人,大家为小米制作了西北特色美食:烩麻食。第二天,当一碗热乎乎色香味俱全的麻食送到床边,小米吃得特别开心。

  精心照顾孩子们的身体的同时,“爱心爸妈”们也细心地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自带玩具:皮球、乐高、贴纸、跳棋,陪孩子们扔枕头、掷飞镖、踢皮球、搭乐高、讲故事,爱心爸妈们“十八般武艺”纷纷上阵,只为了让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快乐时光,暂时忘记与父母家人的分离之苦。穿着厚重防护服的“爱心爸妈”每次从孩子的病房出来,衣服都已经被汗水浸透。

  医务人员每四小时一个班,翻开病区“爱心爸妈”志愿队的记录本,有没喝水、蚊子叮了个包喷了花露水、今天玩手机有点多……孩子一点一滴,每个班交接记录非常细致。

  长时间的真情陪伴,孩子和“爱心爸妈”之间由陌生变得熟悉。睡觉时,孩子会帮忙放下床挡,一定让“妈妈”躺下才肯睡;玩到开心的时候,会扑到“妈妈”的怀里撒娇;看动画片时,会跟“爸爸”吐槽某个动画角色;睡觉前会抱着“妈妈”的胳膊……懂事的孩子让“爱心爸妈”感到十分欣慰。

  在“爱心爸妈”的精心照顾下,目前儿童观察者已经陆续回家。

  

这里的饭菜真好吃


  “晚餐有四个菜、一碗汤、一份水果和一杯酸奶,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这里医护人员的用心。”一位境外感染康复者在微信朋友圈晒起了他在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的晚餐。

  “这里的伙食太好了,应有尽有!”这是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住院观察对象一致的评价。甚至,美名在外,其他医院也纷纷来取经。

  这里伙食,是用心的“爱心餐”。为了让大病初愈的康复者能够吃上健康营养的饭菜,医院临床营养师设计饮食,食堂每天变着花样荤素搭配,有鱼、有肉、有奶、有炖汤、有水果,口味有兼顾辣与不辣,让被观察对象吃得可口,吃得开心。医护人员还特别细心记下每一个人的特殊饮食要求,尽量满足他们。

  在跟踪观察区,除中国康复者外,还有来自于英国、荷兰、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外籍康复者,作为一家国际医疗中心,医院充分发挥中外合作运营优势,让这些特殊群体感受到中国医疗的强大所在、感受中国美食的魅力所在。医院组织了多次英语查房。这些外籍康复者国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医护人员在通过英语和外籍人士沟通的基础上,尽全力满足他们在饮食等生活习惯方面的要求。医护人员与外籍被观察对象的无障碍沟通交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外籍患者或者留学生出院后,医院更是贴心为他们出具中英双语解除隔离通知书,让他们能够在国内外使用。

  

关心健康更温暖心灵


  八十多岁的张老伯在来到医院进行跟踪观察时,听力受限,没有手机,与医护人员交流全靠一张纸一支笔书写。老人年纪大,身体也有其他的老年疾病的症状,医疗团队不仅追踪观察新冠情况,还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综合调理老人身体状况。

  由于复阳,老人曾转回三院继续治疗,再次来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时,老人自患病离开家已经近两月没见过自己的家人,想家心切。

  看老人情绪低落,护士长电话联系老人的女儿,和其添加了微信好友。第二天,来到老人的病房,护士长利用查房用的ipad,让老人和女儿视频通话。看到女儿,老人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看到父亲被医务人员照顾得很好,女儿也很欣慰。她和老父亲一起,隔着屏幕,竖起了大拇指,对医护人员们表示感谢。为了让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情,坚定早日康复回家的信心,此后每天,医护人员都用ipad,让老人和女儿通话,老人心情越来越好,特别配合跟踪观察。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跟踪观察区内的被观察对象,每个人都经历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挫折,为了让他们能够心情舒畅,顺利度过跟踪观察期,医务人员付出了很多努力。医护人员精心地观察康复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为观察期康复者过生日,为他们折叠代表着祝福的千纸鹤,让疫情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三个多月坚守在战疫的一线,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连轴转,没有休息过一天。召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如今,战疫转入常态化,医院也开始恢复全面诊疗服务。医护人员又继续投入到日常的诊疗服务中。